里旅
拼音:lǐ lǚ
注音:ㄌ一ˇ ㄌㄩˇ

里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乡里群众。《左传.昭公三年》:"﹝晏子﹞辞曰:'……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杜预注:"旅,众也。"唐权德舆《开州刺史新宅记》:"工徒不劳,里旅不烦。"一说为司里,即里中主事者,其职掌卿大夫之家宅。参阅《左传.昭公三年》杨伯峻注。

引证解释:

⒈ 指乡里群众。一说为司里,即里中主事者,其职掌卿大夫之家宅。参阅《左传·昭公三年》杨伯峻注。

《左传·昭公三年》:“﹝晏子﹞辞曰:‘……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杜预注:“旅,众也。”
唐权德舆《开州刺史新宅记》:“工徒不劳,里旅不烦。”

网络解释:

里旅

  • 里旅,读音lǐ lǚ,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乡里群众。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
    • 注音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tey
    • 五行

    (1)(动)在外地做客;旅行:~客|~途|~居|~馆|行~|商~。

    (2)谷物等不种自生的。

    (3)(名)军队的编制单位;辖几个团或几个营:~长|两~兵。

    (4)(名)泛指军队:强兵劲~|军~之事。

    (5)(动)共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