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正
拼音:kāi zhèng
注音:ㄎㄞ ㄓㄥˋ

开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正月初。

引证解释:

⒈ 指正月初。

唐丁仙芝《京中守岁》诗:“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闈。”
宋陆游《初春》诗:“开正父老频占候,已决今年百稼登。”
宋朱熹《答蔡季通书》:“熹自开正即病,至今未平。”

网络解释:

开正

  • 传统岁时习俗。亦称开春,北方叫接神。福建、台湾等地最为流行。日在夏历正月初一,但时刻每年不同。民间依据皇历,破当年干支而定,大致都在天亮之前。
  • 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称为「新正」,而大年初一则称为「开正」,家家户户会举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活动,祈求他们保佑信众和子孙在未来新的一年里能够诸事平安如意。「开正」又叫做「开春」,「开正」的时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来决定的,大约都在清晨以前。「开正」的时刻一到,家家户户需拜祭祖先,燃放鞭炮。
  • 字义分解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AK
    • 五行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