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葫芦
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
注音: | 一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 |
词性: | 成语 |
掩口葫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捂着嘴笑。
网络解释:
掩口葫芦
- 1、袁鹂卿这一句问得真,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问到了点子上,黄妍莹、方千寻当时就笑成了掩口葫芦。
- 2、直看得王不才眼花缭乱,手舞足蹈,之乎者也滔滔不绝的乱说一气,听得黄衫和线娘各自掩口葫芦而笑。
- 3、麟儿已经笑成了掩口葫芦,还不忘打趣“免啦!不知者不罪,你忙去吧!”。
- 4、雯雯郡主在旁,冲着线娘和素君吐了吐舌头,以袖掩口葫芦而笑。
- 5、两班衙役看到鸽童挺胸凸肚,矫模矫样的故作小大人状,又且言辞凿凿,理直气壮,虽不出声,却各各掩口葫芦而笑。
- 6、线娘并不回嘴,唯回头冲了素君挤眉弄眼,掩口葫芦而笑;转身过来时候,已是一副可怜兮兮的腔调“小姐,奴婢错了,奴婢该打,奴婢该朝死里狠打!……”。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掩
- 五笔RDJN
- 五行木
(1)(动)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着胸膛而不扣钮扣)。
(2)(动)关;合:~卷|虚~着房门。
(3)(动)〈方〉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
(4)(动)〈书〉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12
- 繁体葫
- 五笔ADEF
- 五行木
(1)(名)〔葫芦〕草本植物;茎蔓生;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做器皿;也供玩赏。
(2)(名)〔葫芦〕这种植物的果实。
与掩口葫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