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章
拼音: | tiáo zhāng |
注音: | ㄊ一ㄠˊ ㄓㄤ |
条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条例规章。
指条约。
引证解释:
⒈ 条例规章。
引《后汉书·童恢传》:“﹝恢﹞除不其令……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
宋陈亮《三国纪年序》:“魏之条章法度, 晋承之以有天下。”
明陆深《停骖录摘抄续》:“军将征讨所到,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备有条章。”
章炳麟《文学总略》:“《魏氏春秋》言亮作《八务》《七式》《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⒉ 指条约。
引清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巴黎复友人书》:“且范斯法尼之会,诸国虽共订条章,而西班牙与荷兰另有孟斯德之约。”
网络解释:
条章
字义分解
- 拼音tiáo,tiāo
- 注音ㄊㄧㄠˊ,ㄊㄧㄠ
- 笔划7
- 繁体條
- 五笔TSU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2.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3.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4.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6.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