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对
拼音:zhān duì
注音:ㄓㄢ ㄉㄨㄟˋ

瞻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朝见奏对。 2.旧土司名。有上﹑中﹑下之分,称三瞻。上瞻对茹长官司,下瞻对安抚司,均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中瞻对长官司,乾隆十年(1745年)置。在今四川新龙一带,地处雅砻江上游。宣统三年(1911年)置瞻对设治委员,辛亥革命后改为怀柔县,不久改瞻化县,1952年又改新龙县。

引证解释:

⒈ 朝见奏对。

《宋史·魏野传》:“野上言曰:‘……但以尝婴心疾,尤疎礼节,麋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仰奉清燕。’”

⒉ 旧土司名。有上、中、下之分,称三瞻。上瞻对茹长官司, 下瞻对安抚司,均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 中瞻对长官司, 乾隆十年(1745年)置。在今四川新龙一带,地处雅砻江上游。 宣统三年(1911年)置瞻对设治委员,辛亥革命后改为怀柔县,不久改瞻化县,1952年又改新龙县。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HQDY
  • 五行

(动)往前或往上看:~仰。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