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赵帜立赤帜
拼音: |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
注音: | ㄅㄚˊ ㄓㄠˋ ㄓˋ ㄌ一ˋ ㄔˋ ㄓˋ |
词性: | 成语 |
拔赵帜立赤帜的意思
词语解释: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率汉军击赵,将至井陉口,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赵。赵军出击,汉军佯败而走,赵军果空营追击。'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信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引证解释:
⒈ 见“拔赵帜易汉帜”。
网络解释:
拔赵帜立赤帜
拔赵帜立赤帜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bá
- 注音ㄅㄚˊ
- 笔划8
- 繁体拔
- 五笔RDCY
- 五行水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 拼音zhào
- 注音ㄓㄠˋ
- 笔划9
- 繁体趙
- 五笔FHQI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2.姓。
- 拼音lì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立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