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议
拼音: | wài yì |
注音: | ㄨㄞˋ 一ˋ |
外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外界的舆论。
引证解释:
⒈ 外界的舆论。
引《新五代史·李存乂传》:“及崇韜被族, 庄宗遣宦官阴察外议以为如何。”
《宋史·陆佃传》:“安石惊曰:‘何为乃尔?吾与吕惠卿议之。’又访外议。”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杂志·投牒自祸》:“主司既闻外议,乃谋於众。”
网络解释:
外议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