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志
拼音: | xiāng tǔ zhì |
注音: | ㄒ一ㄤ ㄊㄨˇ ㄓˋ |
乡土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方志。
引证解释:
⒈ 地方志。
引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大渡河流入岷江(府河 )处的西南岸,耸立着一座嘉定府城,那在乡土志上是称为‘海棠香国’的地方。”
网络解释:
乡土志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鄉
- 五笔XTE
- 五行水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与乡土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