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草
拼音:lóng cǎo
注音:ㄌㄨㄥˊ ㄘㄠˇ

龙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水草名。即水荭。

引证解释:

⒈ 水草名。即水荭。参见“水葓”。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毛传“松,木也,龙,红草也” 唐孔颖达疏:“毛以为山上有枯槁之松木,隰中有放纵之龙草。”
高亨注:“龙,借为蘢,水草名,即水葒。”

网络解释:

龙草

  • 龙草拼音lóng cǎo,是水草名,即水荭。
  •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