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志
拼音: | mín zhì |
注音: | ㄇ一ㄣˊ ㄓˋ |
民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意﹐民心。
引证解释:
⒈ 民意,民心。
引《易·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汉张衡《东京赋》:“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巖险与襟带?”
南朝梁萧子云《雅乐歌·需雅》之四:“在昔哲王观民志,庶羞百品因时备。”
清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奏为统筹全局,永策治安,请降明詔,举行汉满一家之实,以定民志而固国本。”
章炳麟《序<革命军>》:“蜀邹容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不文耶?’”
国语词典:
民心。
网络解释:
民志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