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骨
拼音:dào gǔ
注音:ㄉㄠˋ ㄍㄨˇ

道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修道者的气质。

引证解释:

⒈ 修道者的气质。

唐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诗:“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宋孔平仲《送谢仲规致仕》诗:“观公眉宇秀,凛凛有道骨。”
明冯梦龙《女丈夫·洪客祈雨》:“道骨合栖蓬岛,奈雄心一片难消。”

网络解释:

道骨

  • dào gǔ
  • 修道者的气质。佛心、道骨、儒身,也就是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
    • 1、忆当年拜识先生,道骨仙风,天人下凡。
    • 2、只不过曾经不太明显,现在他已心若止水,心境与气质相符,令他的独特气质无形中放大了数倍,正是因为这种心境,才让赵轩有了仙风道骨之飘渺,更有了遗世独立之风姿。
    • 3、毕马威再细看眼前的老头,此时才发现远看仙风道骨的老家伙,近看却是有点瘦骨嶙峋,绸制的衣服像挂在架子上一样飘飘悠悠,在脸上的表情足够人畜无害。
    • 4、而另一边一名少女以及一名仙风道骨的老者并肩而站。
    • 5、老者一身麻布大衣,粗陋的穿着,神色怡然,不受外界的一切事情所干扰犹如仙风道骨般,最后睁开双眼,平淡的开口道“我支持韩邢的话。
    • 6、在秦汉之交,活跃着一批仙风道骨之人,如萧史弄玉夫妇。

    字义分解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