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肾
拼音: | wài shèn |
注音: | ㄨㄞˋ ㄕㄣˋ |
外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称睾丸为外肾。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睾丸为外肾。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检肉尸》:“小腹、阴囊、外肾、玉茎。”
网络解释:
外肾
- 1、羊睾丸味甘、咸,性温,无毒,可补肾、益精、助阳。
- 2、在交接中,真元之气刚到外肾时,在欲泄之时,急用“炉火铸剑”。
- 3、要知大道无形,有以外肾举起为活子时采取之候者非矣。
- 4、金刚不坏,无漏尽通,出现六候,毫光四射,外肾不举,阳关一闭生命长。
- 5、外肾欲举之时,即是身中活子时。
- 6、先生三元,后生两肾;两肾既生,渐生两目;后生两外肾,三才既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渐次而生。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