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堂
拼音:kāi táng
注音:ㄎㄞ ㄊㄤˊ

开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开堂kāitáng

(1) 〈方〉

(2) 升堂审讯,办案

hold a court

(3) 设灵堂

开堂吊孝
set up a mourning hall

引证解释:

⒈ 宋代译经院翻译新经时的仪式。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太平兴国中,始置译经院於太平兴国寺 ……每岁诞节,必进新经,前两月,二府皆集,以观翻译,谓之‘开堂’。”

⒉ 佛教语。指开坛说法。

宋苏轼《重请戒长老住石塔疏》:“大士未曾説法,谁作金毛之声;众生各自开堂,何关石塔之事。”
《朱子语类》卷一〇六:“顷曾孝叙知青州请一僧开堂,观者甚众。”
汪洋《游鼓山四律示同游诸子》诗之三:“佛殿鸣鐘鼓,山深四月寒。开堂谈圣箭,喝水忆迴澜。”

⒊ 升堂;坐堂。

茅盾《子夜》十一:“你们是新旧知县开堂会审么?”

⒋ 开始营业。

⒌ 设灵堂。

如:开堂吊孝。

国语词典:

秘密社团或黑社会结党立派、成立组织,称为「开堂」。

网络解释:

开堂

  • 开堂是指新任命的住持入院时的寺院的重要行事。
  • 字义分解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AK
    • 五行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F
    • 五行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