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咎
拼音:sāi jiù
注音:ㄙㄞ ㄐ一ㄡˋ

塞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抵补罪过。

引证解释:

⒈ 抵补罪过。

《后汉书·列女传·盛道妻》:“君可速潜逃,妾自留狱,代君塞咎。”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心怨之。因天有变,欲以塞咎,使人言温与袁术交关,遂笞杀之。”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大兵交际,难可齐壹,诸王朝贵,横死者众,臣今粉躯,不足塞咎。”

网络解释:

塞咎

  • 塞咎,汉语词语,拼音是sāi jiù ,解释是抵补罪过。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HKF
    • 五行

    (1)(名)过失;罪:~由自取。

    (2)(动)怪罪;处分:既往不~。

    (3)(形)凶:体~(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