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旌
拼音:kàng jīng
注音:ㄎㄤˋ ㄐ一ㄥ

抗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举旗。

引证解释:

⒈ 举旗。

《汉书·终军传》:“票骑抗旌, 昆邪右衽。”
三国魏曹植《应诏诗》:“前驱举燧,后乘抗旌。”
晋石崇《王明君词》:“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元杨载《送张宣抚使岭南》诗:“抗旌辞朝野,击楫渡湘川。”

网络解释:

抗旌

  • 抗旌
  • 举旗。《汉书·终军传》:“票骑抗旌, 昆邪 右衽。”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前驱举燧,后乘抗旌。” 晋 石崇 《王明君词》:“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元 杨载 《送张宣抚使岭南》诗:“抗旌辞朝野,击楫渡 湘川 。”
  • 字义分解

    • 拼音kàng
    • 注音ㄎ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YMN
    • 五行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TTG
    • 五行

    (1)(名)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

    (2)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