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pán sǎn shā |
注音: | 一 ㄆㄢˊ ㄙㄢˇ ㄕㄚ |
词性: | 成语 |
一盘散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盘散沙
(1) 像一盘松散的砂子;比喻人多却不团结、力量分散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力量分散,不能团结一致。
引孙中山《建国方略·民权初步序》:“中国四万万之众等于一盘散沙,此岂天生而然耶?”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北新已非复昔日之北新,如一盘散沙,无人负责。”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八章:“我们象一盘散沙。同学们,这种情况我们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亦作“一片散沙”。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一讲:“但是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
国语词典:
比喻人心涣散,缺乏凝合的力量,不能团结组织起来。如:「我们必须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不要像一盘散沙。」也作「一片散沙」。
网络解释:
一盘散沙
- 1、一盘散沙般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相应地坚实基础"。
- 2、这个公司的员有如一盘散沙,凝聚力相当薄弱。
- 3、这个地方没有组织者,群体还是一盘散沙。
- 4、老师一走,整个班级一下子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
- 5、全体同仁应该团结一致,不要成为他人眼中的一盘散沙。
- 6、党里派系一多,自然不能团结,变成一盘散沙。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pán
- 注音ㄆㄢˊ
- 笔划11
- 繁体盤
- 五笔TELF
- 五行水
(1)(名)古代盥洗用具。
(2)(名)(~子、~儿)盛东西的浅底器具;多为圆形:托~|茶~|菜~。
(3)(名)(~儿)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地~。
(4)(名)(~子、~儿)旧时指商品行情:开~|收~。
(5)(动)回旋地绕:~旋。
(6)(动)垒、砌、搭(炕、灶):~炕。
(7)(名)仔细查问或清点:~查|~问。
(8)(名)旧时指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9)(动)搬运:~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散
- 五笔AETY
- 五行金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与一盘散沙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