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
拼音:wǔ jīng
注音:ㄨˇ ㄐ一ㄥ

武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兵书。

时武试,选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种兵书,供应武举者研习,名《武经七书》,简称《武经》。

引证解释:

⒈ 兵书。

唐白居易《除王佖检校户部尚书充灵盐节度使制》:“早练武经,累从军职。”
唐杜牧《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周孔传文教, 萧曹授武经。”
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雨晴风雾,皆为兵具;山原林坎,亦是武经。”

⒉ 宋时武试,选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种兵书,供应武举者研习,名《武经七书》,简称《武经》。

《清史稿·德宗纪二》:“庚辰,詔武科改试枪礮,停默写《武经》。”

网络解释:

武经

  • 武经是一个中国词汇,意指兵书,出自 唐 白居易 《除王佖检校户部尚书充灵盐节度使制》。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AHD
    • 五行

    [ wǔ ]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