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曲
拼音: | yáng liǔ qǔ |
注音: | 一ㄤˊ ㄌ一ㄡˇ ㄑㄨˇ |
杨柳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乐府《近代曲·杨柳枝》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乐府《近代曲·杨柳枝》的别称。
引唐白居易《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
唐崔涂《读<庾信集>》诗:“唯有一篇《杨柳曲》, 江南江北为君愁。”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话》:“梁应来绍壬为撰楹帖云:‘一闋《荔支香》,听玉笛吹来,徧传南海 ;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西湖。’”
亦称“杨柳歌”、“杨枝曲”。 唐孟郊《折杨柳》诗之二:“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疎缘别苦,曲怨为年多。”
明刘基《过苏州》诗之四:“陌上清歌最可听,谁知此是断肠声。就中更有《杨枝曲》,恨杀昏鸦及晓鶯。”
网络解释:
杨柳曲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7
- 繁体楊
- 五笔SNRT
- 五行木
(1)(名)杨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银白杨、毛白杨、小叶杨。
(2)(名)(Yánɡ)姓。
- 拼音liǔ
- 注音ㄌㄧㄡˇ
- 笔划9
- 繁体柳
- 五笔SQTB
- 五行木
(1)(名)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
(2)(名)二十八宿之一。
(3)(名)(Li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