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长
拼音:táng cháng
注音:ㄊㄤˊ ㄔㄤˊ

堂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院和州学职事名。

学堂之长。犹后之校长。

引证解释:

⒈ 宋书院和州学职事名。 南唐白鹿洞书院除洞主外,设堂长一员。 宋承此制,不少书院有堂长,差补进士或贡士一员任职,由官府给牒,为书院职事人。 仁宗时,有的州学亦设堂长,为学生首领,由州官给牒委任,位在学录之下。

⒉ 学堂之长。犹后之校长。

蒋维乔《辛亥革命见闻》:“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通称校长。”

网络解释:

堂长

  • 堂长是汉语词汇,拼音为táng cháng ,意思是宋书院和州学职事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F
    • 五行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 拼音cháng,zhǎng
    • 注音ㄔㄤˊ,ㄓㄤ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AYI
    • 五行

    chá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