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iú tóu mǎ miàn |
注音: | ㄋ一ㄡˊ ㄊㄡˊ ㄇㄚˇ ㄇ一ㄢˋ |
词性: | 成语 |
牛头马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牛头马面
(1) 指在迷信传说中,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长着牛头,一个长着马头,比喻不好看
引证解释:
⒈ 佛教指地狱里的鬼卒。
引语本《楞严经》卷八:“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鎗矟,駈入城门。”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狱中数万餘人总是牛头马面。”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镇台﹞又叫家丁妆了一班牛头马面、魔王夜叉,极狰狞的怪物。”
《何典》第一回:“那阎罗王也不过是鬼做的,手下也有一班牛头马面,判官小鬼。”
国语词典:
神话传说地狱中的鬼卒。
网络解释:
牛头马面
- 1、此人长得牛头马面,一看就叫人害怕。
- 2、老人们经常说阎王手下有牛头马面两个鬼。
- 3、他晃晃悠悠来到阴间,早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在那里,就要将他绳捆索绑,万林连忙掏兜,习惯性的开了数张大额支票,一一递到鬼使手上。
- 4、长得牛头马面的牛羚,是非洲草原上常见的大型野生动物。群居,又名角马,常作大规模迁徙,东非动物大迁徙又叫做角马大迁徙。
- 5、那阎罗王也不过是鬼做的,手下也有一班牛头马面,判官小鬼,相帮着筑个酆音丰都地名城,在阴山背后做了国都,住在里头称孤道寡,不在话下。
- 6、穿上万圣服,贞子见了也发怵。喝杯万圣酒,牛头马面也发抖。抽口万圣烟,妖魔鬼怪都疯癫。吃盘万圣菜,见到阎王也敢踹。信息祝福你,万圣节愉快!
字义分解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牛
- 五笔RHK
- 五行木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mǎ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馬
- 五笔CNNG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与牛头马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