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衩
拼音: | qún chà |
注音: | ㄑㄨㄣˊ ㄔㄚˋ |
裙衩的意思
词语解释:
妇女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妇女的代称。
引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脂香玉黛约裙衩,障泥油壁停梳掠。”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双缢庙》:“渺渺丈夫,反袭裙衩之饰。”
- 1、由于叶大娘身材娇小,裙衩开得也小,旗袍更显出她的典雅大方。
- 2、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纳兰容若。
- 3、她被画得充满敌意,她的裙衩上有交叉骨头的恐怖图案,手和脚又像凶猛动物的利爪,所以她又被称作是“虎爪老妪”。
- 4、奇香一瓣开,如月露山隈;仿若玉人手,牵出美裙衩。
- 5、身穿校服的被告头戴啡色假发,上车后不久便站在她右旁,上下抚扫其大腿,对方的手指甚至伸进她的旗袍校服,更伸入裙衩内的“打底裤”触碰她的肌肤。
- 6、月弦新直,霜花乍紧,兰桨中流徐打,寒威不到小蓬窗,渐坐近越罗裙衩。 ()
字义分解
- 拼音qún
- 注音ㄑㄩㄣˊ
- 笔划12
- 繁体裙
- 五笔PUVK
- 五行木
(1)(名)(~子)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布~|短~|连衣~。
(2)(名)像裙子的东西:墙~|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