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卤
拼音: | yán lǔ |
注音: | 一ㄢˊ ㄌㄨˇ |
词性: | 名词 |
盐卤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盐卤
(1) 盐结晶后在盐池中留下的苦味母液,其中包含有其他的盐(如氯化镁、硫酸镁、溴化物和碘化物)
英
引证解释:
⒈ 盐的一种。亦泛指食盐。
引《史记·货殖列传》:“山东食海盐, 山西食盐卤。”
唐元稹《估客乐》诗:“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引《说文》:“天生曰卤,人生曰盐。”
⒉ 即盐碱。
引《宋史·食货志下三》:“河朔土多盐卤,小民税地,不生五穀,惟刮鹻煎盐以纳二税。”
⒊ 漉清后用来烧盐或晒盐的卤水。
引阿英《盐乡杂信》六:“把海水一担担的挑来,向池里的泥土上浇,使这些水带着泥土里的盐汁流到芦柴下,再流入盛卤的大木桶中,这就成了盐卤。”
⒋ 见“盐滷”。亦作“盐卤”。熬盐时剩下的黑色液体。是氯化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味苦有毒,通常用以制豆腐。
引清袁枚《新齐谐·尸香》:“秀姑不胜忿,遂密缝内外衣重重牢固,而私服盐滷死。”
建南《盐场》:“生了他的父亲,也是一个盐民,不知甚样地有一次被暗巷里的债主迫急了,便吞了盐卤自杀。”
国语词典:
制盐工业的废液。含有硫酸钙及硫酸镁,味苦有毒,然可用以凝结豆腐。
网络解释:
盐卤
- 1、大部分海味不用煮熟再吃,可以生吃、晾干、熏干、腌制、盐卤或发酵。
- 2、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被渝东北各区县拒绝的大项目从盐卤开发到大化,不一枚举。
- 3、文摘:自流井构造西端盐卤伴生气已开采多年,气源并未枯竭,仍有进一步挖潜、勘探、开发的必要。
- 4、下辽河平原南部拥有较丰富的盐卤水资源,普遍储存于第四系含水层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已有地方百姓进行开采利用,主要应用于制造业盐。
- 5、本文综述了盐卤中硫酸根脱除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指出了各个技术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6、一说到井研县,国学文化、川南民居、盐卤文化等历史符号深入人心,“有盐有味”的美名不胫而走。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鹽
- 五笔FHLF
- 五行土
(1)(名)食盐
(2)(名)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时一般为晶体;绝大多数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