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口
拼音:suǒ kǒu
注音:ㄙㄨㄛˇ ㄎㄡˇ

锁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以斜交或钩连的针线缝纫衣物或扣眼。 2.控制出入口。

引证解释:

⒈ 以斜交或钩连的针线缝纫衣物或扣眼。

《白雪遗音·马头调·奇怪奇怪二》:“我那鞋,白綾子高底,大红缎子帮儿,緑丝线锁口。”
《镜花缘》第七十回:“或用綾罗镶边,或以针綫锁口。”

⒉ 控制出入口。

孙中山《建国方略·第一计划》:“于黄浦口外扬子江右岸建一锁口商港。”

网络解释:

锁口

  • 锁口
  • 1 症名。见《外科辑要》。指疮口不敛,周围坚硬。多因疮疡溃后感受风热湿毒,或处用药物不当,或犯饮食禁忌所致。宜用银针挑破疮口四周,以木耳焙研极细末,麻油调敷。
  • 2工程用语。如压型钢板安装好,堵头、封边,然后就要“锁口”,即将钢板四边锚固好。
  • 字义分解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IMY
    • 五行

    (1)(名)锁头

    (2)(名)用锁使门、箱子、抽屉等关住或使铁链拴住:~门|~桌子。

    (3)(名)形状像锁的东西:石~。

    (4)(名)锁链。

    (5)(名)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上;针脚儿很密;线斜交或钩连:~边|~扣眼。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