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
拼音:zì shì
注音:ㄗˋ ㄕˋ
词性: 副词

自是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是zìshì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naturally;of course

(2) 自以为是

self-conceited

(3) 从此

from now on;from then on;henceforth;thereupon

引证解释:

⒈ 自以为是。

《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
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

⒉ 自然是;原来是。

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
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 珠河血迹史千秋。”

⒊ 从此。

《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
《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言《诗》於鲁则申培公,於齐则辕固生,於燕则韩太傅。”
《北史·后妃传上·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自是师行三十餘年,死者无数。”

⒋ 犹只是。

唐崔涂《春夕旅怀》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国语词典:

自以为是。

网络解释:

自是

  • 词义1.自以为是。 2.自然是;原来是。 3.从此。 4.犹只是。5.从这里
    • 1、四海之内皆兄弟,萍水相逢,自是有缘。
    • 2、君子修身养性,自是防意如城。
    • 3、他以前就是车床师父,操作起机器自是驾轻就熟。
    • 4、他对不相干的人都这么,对朋友的关心,自是不言而喻。
    • 5、结果景略来了,告诉他这次换他等。遗忘掉的那一千年,一道伤疤自是还不起。这次换他景略,等他重华。
    • 6、看着我们的丰功伟绩,我们自是喜不自胜,更来劲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GHU
    • 五行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