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顿
拼音:bò dùn
注音:ㄅㄛˋ ㄉㄨㄣˋ

簸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颠簸。 2.犹簸弄﹐玩弄。

引证解释:

⒈ 颠簸。

唐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⒉ 犹簸弄,玩弄。

宋李清臣《势原策》:“簸顿关纽,嬉弄机枢。”

网络解释:

簸顿

  • (1).颠簸。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 (2).犹簸弄,玩弄。 宋 李清臣 《势原策》:“簸顿关纽,嬉弄机枢。”
  • 字义分解

    • 拼音bò,bǒ
    • 注音ㄅㄛˋ,ㄅㄛˇ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TADC
    • 五行

    1. 〔簸箕〕①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②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1. 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簸谷。

    2. 颠动摇晃:颠簸。簸荡。簸动。簸弄。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BNM
    • 五行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