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
拼音:yī zhǐ
注音:一 ㄓˇ

一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

引证解释:

⒈ 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

《三国志·蜀志·吕凯传》:“都护李严与闓书六纸,解喻利害, 闓但答一纸。”
《宣和遗事》前集:“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坐间,忽见粧盒中一纸文书,用手取来看时,却是小词一首。”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时一纸呈儿,掛冠林下,倒是一桩乐事。”
巴金《探索集·怀念烈文》:“这以后又过了两个月,在上海出版的十三种期刊,被国民党政府一纸禁令同时查封了。”

网络解释:

一纸

  • 一纸,拼音yī zhǐ,是指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
    • 1、三个大国间的条约不过是一纸空文,此外别无价值。
    • 2、如果你不履行合同,那么我们所订的合同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 3、出生前,我们都是一纸空白。在以后的不同阶段,我们写下不同的内容。
    • 4、他们违反合同,双方的合同成了一纸空文。
    • 5、我们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定要认真执行,绝不能把它变成一纸空文。
    • 6、我们要坚决执行,别让法院的判决成为一纸空文。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