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义
拼音:kǒu yì
注音:ㄎㄡˇ 一ˋ

口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明经科试士有口试,要求口头答述经义,故称。与"墨义"相对。

引证解释:

⒈ 唐代明经科试士有口试,要求口头答述经义,故称。与“墨义”相对。

《新唐书·选举志上》:“元和二年……明经停口义,復试墨义十条。”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后明经停墨策,试口义并时务策三道。”

国语词典:

口述经义,为唐代科举取士的一种方法。

网络解释:

口义

  • 口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kǒu yì,意思是唐 代明经科试士有口试,要求口头答述经义,故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QI
    • 五行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