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虎步
拼音:lóng xiāng hǔ bù
注音:ㄌㄨㄥˊ ㄒ一ㄤ ㄏㄨˇ ㄅㄨˋ
词性: 成语

龙骧虎步的意思

词语解释:

龙骧虎步lóngxiāng-hǔbù

(1) 指昂首阔步,气概威武

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三国·稽康《卜疑》
walk like a dragon and pace like a tiger;martial gait

引证解释:

⒈ 昂首阔步、威武雄壮貌。

《三国志·魏志·陈琳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高下在心。”
三国魏嵇康《卜疑集》:“将如毛公藺生之龙驤虎步,慕为壮士乎?”

国语词典:

骧,马昂首疾驰。龙骧虎步比喻气概威武的样子。

网络解释:

龙骧虎步

  • 骧指马昂首疾行。龙骧虎步,拼音:lóng xiāng hǔ bù。本句指像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概威武雄壮。
  • 龙骧虎步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金刚怒目龙行虎步龙骧虎视龙骧虎步雄姿英发雄赳赳,气昂昂燕颔虎颈鹰扬虎视英姿飒爽。
    • 2、今大将军总揽皇威,手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清除阉宦犹鼓洪炉燎毛发耳。
    • 3、宫门处龙骧虎步走进来的赫然是燕憔悴。
    • 4、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 5、南天朱雀玉皇大帝轮差当值,龙骧虎步入主灵霄宝殿,拔帜易帜号令阴阳三界。
    • 6、鸾翔凤集,济济英才汇合淝水之滨;龙骧虎步,浩浩仙气畅通帝阙之乡。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CYKE
    • 五行

    马抬着头快跑。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HIR

    (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

    (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

    (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

    (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

    (6)(动)〈书〉踩;踏:~人后尘。

    (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