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ì bǐ lín cì |
注音: | ㄓˋ ㄅ一ˇ ㄌ一ㄣˊ ㄘˋ |
词性: | 成语 |
栉比鳞次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
亦作:栉比鳞差栉比鳞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櫛比鳞差”。亦作“櫛比鳞臻”。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
引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 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於钱唐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於墓树,櫛比鳞臻。”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邇来林栖谷隐,櫛比鳞差。”
《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櫛比鳞次,赖以为固。”
冰心《最后的安息》:“万绿丛中的土屋,栉比鳞次的排列着。”
国语词典:
比喻建筑物排列密集。《元史.卷六六.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盖以数百万计。」也作「鳞次栉比」、「栉比鳞差」、「栉次鳞比」。
网络解释:
栉比鳞次
- 1、攘往熙来,尽为四远客商;栉比鳞次,均属百年店基。
- 2、气象宏伟,规模宏大,屋宇栉比鳞次,也不知道有多少栋,多少屋。
- 3、说到成城,那是时髦奢华的宅邸栉比鳞次,上流社会的居民们熙来攘往的高级住宅区。
- 4、从七百六十五年十字路口沿着东北方向,途径神圣教廷亚瑟城主殿、栉比鳞次的贵族府邸,会发现地势开始变高,房屋渐渐稀疏,再一转眼,已经进入了一片森林。
- 5、一日,御舟过平望,两岸市廛栉比鳞次,适一女子将炊,于楼头钻石取火,火光熠烁不定。
- 6、偶有蝉鸣,都四散在王都那栉比鳞次的楼台亭阙,水道两岸绿地和那些行道树之间。
字义分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比
- 五笔XXN
- 五行水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20
- 繁体鱗
- 五笔QGOH
- 五行火
(1)(名)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
(2)(形)像鱼鳞的:~茎。
与栉比鳞次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