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之情
拼音: | gǔ ròu zhī qíng |
注音: | ㄍㄨˇ ㄖㄡˋ ㄓ ㄑ一ㄥˊ |
词性: | 成语 |
骨肉之情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 1、特别是在他成为鬼差以后,我们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在心底里对他是多么的依恋与思念,那是一种类似骨肉之情的感觉。
- 2、伦理纲常有定论,骨肉之情不可分,断子唯有凭血缘,龙儿理应归夫人。
- 3、孙寅一听急了,本想着慈禧或许会念骨肉之情跟自己一起去醇亲王府看看她的亲妹妹。
- 4、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 5、高扬慌了神,血浓于水,骨肉之情难掩于心,叫他怎能不急。
- 6、李诚也替他们开心,他再怎么努力,也不能代替那骨肉之情。
字义分解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骨
- 五笔MEF
- 五行木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肉
- 五笔MWWI
- 五行火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骨肉之情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