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骨
拼音: | dèng gǔ |
注音: | ㄉㄥˋ ㄍㄨˇ |
镫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听骨之一。是镫形状的小骨,附着于耳蜗的卵圆窗(ovalwindow),功能是转化音波为可听的声音。在人体中它是最小和最轻的骨。
引证解释:
⒈ 听骨之一。形状像马镫,外面跟砧骨相连,里面的一端跟内耳相连。
网络解释:
镫骨
- 1、均进行耳科常规及声阻抗检查,发现腭裂患儿中耳静态压力与声顺值,声镫骨肌反射引出率都低于正常儿童。
- 2、手术见镫骨头在颈部与足弓脱离,足板活动,镫骨苍白。
- 3、文中报告二例镫骨耳硬化症同时伴有锤骨韧带骨化病例。
- 4、结论镫骨足板的后下象限可能为足板开窗的最佳位置。
- 5、震波由人体最小的骨骼继续传递,它们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
- 6、镫骨与周围重要结构之间的空间狭小,尤其是与面神经、水平半规管距离小。
字义分解
- 拼音dēng,dèng
- 注音ㄉㄥˋ
- 笔划17
- 繁体鐙
- 五笔QWGU
dēng
1.古代盛肉食的器皿。
2.同“灯”,指油灯。
dèng挂在马鞍两旁,让骑马者踏脚的用具:马镫。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骨
- 五笔MEF
- 五行木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与镫骨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