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试
拼音:jiān shì
注音:ㄐ一ㄢ ㄕˋ

监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监督考试。 2.科举考试时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监督考试。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教学经书,躬自监试。”
宋苏轼《答范梦得书》之一:“某旬日来,被差本州监试,得闲二十餘日。”
《宋史·职官志五》:“﹝国子监﹞公试依元丰旧制,以长贰监试。”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唱了名,又从正主考座前起,一直绕到十八位房官座前转着,请看了一遍,然后纔交到监试填榜的外帘官手裡。”

⒉ 科举考试时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铨试》:“朝廷遣监试、主文、考试等官,就礼部贡院放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缉各官,挤满了一大堂。”

国语词典:

监视考试。《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教学经书,躬自监试。」亦 作「监考」。

网络解释:

监试

  • 监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n shì,是指监督考试;科举考试时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jiàn
    • 注音ㄐㄧㄢ,ㄐㄧ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TYL
    • 五行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AAG
    • 五行

    (1)(动)试验;尝试:~行|~制。

    (2)(名)考试:~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