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
拼音:dōng píng
注音:ㄉㄨㄥ ㄆ一ㄥˊ

东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地名。在今山东省。 2.指汉刘苍。因其封东平王,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今山东省。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 鲁国孔融文举 …… 东平刘楨公干。”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贫居晏里閈,少小长东平。”
李善注:“《汉书》:泰山郡有东平县。”

⒉ 指汉刘苍。因其封东平王,故称。参见“东平献颂”。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沛献访对於云臺,东平齐声於杨史。”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东平擅其懿文, 沛王振其《通论》。”

  • 1、东平县霍庄村村支书利令智昏,破坏村民救命用的房台。
  • 2、张寿卿,生平不详,《吊词》说“浙江省掾祖东平,蕴藉风流张寿卿。
  • 3、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关东平原地区,其中东京和横滨损失最大,其次是横须贺和千叶。
  • 4、东平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论经济实力,不算发达;村集体收入,不算丰裕。
  • 5、报道了东平湖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数量的季节变动,并依据调查结果,采用“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和“。
  • 6、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与土壤缺硼有关。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