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chuí dìng yīn |
注音: | 一 ㄔㄨㄟˊ ㄉ一ㄥˋ 一ㄣ |
词性: | 成语 |
一锤定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锤定音
(1) 借喻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引证解释:
⒈ 本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后借喻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引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郑九蝉《能媳妇》:“既然你我都没意见,咱们俩一锤定音。”
亦作“一槌定音”。 朱可若丁《深深的绿巷》:“一张张笑脸,圆的、长的、苦的、甜的,都来请示,都来要求指点迷津。真神,一槌定音,无处不响。”
网络解释:
一锤定音
一锤定音 (词语)
- 1、爱情是无须解释一锤定音的。九夜茴
- 2、兵四进一弃兵引黑落士,一锤定音。
- 3、三星杯决赛是三番棋决胜,在常人看来,番棋战没有了一锤定音的压力,棋手的压力也会相对较小。
- 4、如果你想发表一个重要的观点,不要让人难以理解也不要故作聪明。要像一个打桩机,一下击中要点,然后回头再次打击目标,然后第三次打击它,一锤定音。
- 5、由于大学录取和奖学金通常取决于一锤定音的考试,容易感到紧张的考试者在这种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 6、老太君一锤定音,就这么决定了。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chuí
- 注音ㄔㄨㄟˊ
- 笔划13
- 繁体錘
- 五笔QTGF
- 五行金
(1)(名)敲打东西的工具:铁~。
(2)(动)用锤敲打:千~百炼。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定
- 五笔PGHU
- 五行火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与一锤定音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