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辞
拼音:kàng cí
注音:ㄎㄤˋ ㄘˊ

亢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以直言相对。

愤激之辞。过头话。

引证解释:

⒈ 谓以直言相对。

《魏书·元澄传》:“昔魏明帝卒至尚书门, 陈矫亢辞,帝惭而返。”

⒉ 愤激之辞。过头话。

章炳麟《学变》:“顾猥曰:‘ 颜渊之簞瓢,则胜庆封之玉杯。’欲以何明,而比拟违其伦类,盖忿悁之亢辞也。”

网络解释:

亢辞

  • 是指以直言相对,也指愤激之辞。
  • 字义分解

    • 拼音kàng,háng,gāng
    • 注音ㄎㄤ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MB

    kàng

    高的:高亢。

    高傲、强硬:亢直、不卑不亢。

    过甚:亢旱、亢奋、亢进。

    háng

    同“吭”。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UH
    • 五行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