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爵
拼音: | mài jué |
注音: | ㄇㄞˋ ㄐㄩㄝˊ |
卖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出售爵位。汉初,民得爵位后可以出卖。后则多为公家拍卖官爵以敛财。
引证解释:
⒈ 出售爵位。 汉初,民得爵位后可以出卖。后则多为公家拍卖官爵以敛财。
引《史记·孝文本纪》:“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
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
《后汉书·皇甫规传》:“﹝孝顺皇帝﹞又因缘嬖倖,受赂卖爵。”
《新唐书·张茂昭传》:“吏部员外郎裴夷直劾曰:‘ 克勤骫有司法,引庇它族,开日后卖爵之端,不可许。’”
网络解释:
卖爵
字义分解
- 拼音mài
- 注音ㄇㄞˋ
- 笔划8
- 繁体賣
- 五笔FNUD
- 五行水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