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帀
拼音: | zhōu zā |
注音: | ㄓㄡ ㄗㄚ |
周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周匝"。 2.周围。 3.环绕。 4.周到;周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周匝”。
⒉ 周围。
引《汉书·诸侯王表序》:“诸侯比境,周帀三垂,外接胡越。”
《魏书·西域传·副货国》:“国中有副货城,周帀七十里。”
宋郭彖《睽车志》卷一:“冢为隧道窟室,土坚如石,周匝皆刻成人物侍衞之状。”
⒊ 环绕。
引《释名·释丧制》:“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
《后汉书·西域传·焉耆国》:“﹝南河城﹞有海水曲入四山之内,周匝其城三十餘里。”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傍花村居人多种菊,薜萝周帀,完若墙壁。”
⒋ 周到;周密。
引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帀宏溥。”
唐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朱子语类》卷四:“若不论那气,这道理便不周匝,所以不备。”
网络解释:
周帀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8
- 繁体周
- 五笔MFKD
- 五行金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