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足
拼音:pán zú
注音:ㄆㄢˊ ㄗㄨˊ

盘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盘足pánzú

(1) 两腿盘曲相叠而坐的姿势

sit with crossing two legs

引证解释:

⒈ 谓两腿盘屈相迭的坐姿。

宋米芾《画史》:“钱世京家谢灵运盘足坐像,亦奇古。”
艾芜《海岛上》:“只那一头,住着七八个印度人,是来自麻德拉斯的,又黑又矮,这时正打起盘足,像菩萨似的,团团坐在水门汀上。”

网络解释:

盘足

  • 盘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án zú ,是指两腿盘屈相迭的坐姿。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n
    • 注音ㄆ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ELF
    • 五行

    (1)(名)古代盥洗用具。

    (2)(名)(~子、~儿)盛东西的浅底器具;多为圆形:托~|茶~|菜~。

    (3)(名)(~儿)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地~。

    (4)(名)(~子、~儿)旧时指商品行情:开~|收~。

    (5)(动)回旋地绕:~旋。

    (6)(动)垒、砌、搭(炕、灶):~炕。

    (7)(名)仔细查问或清点:~查|~问。

    (8)(名)旧时指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9)(动)搬运:~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