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
拼音:dòu bāo
注音:ㄉㄡˋ ㄅㄠ

豆包的意思

词语解释:

豆包dòubāo

(1) 以甜的红豆糊为馅作成的包子

steamed bun stuffed with sweetened bean paste

引证解释:

⒈ 用豆沙做馅的包子。

小民《火树银花大年夜》:“厨房里开始忙了,熏鸡,熏肉,炸丸子,腌鱼,剁馅子,炖肉,蒸肉,蒸包子、馒头、豆包、糖三角。”

网络解释:

豆包

  • 豆包(steamed bun stuffed with sweetened bean paste)是以小豆(别名红小豆、赤豆、赤小豆)等为馅作成的包子。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过多豆沙包。用黄米面等包的豆包又称黏豆包。用豆沙作馅的包子则称作豆沙包。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是“中国粘豆包之乡”。
    • 1、面条被馒头欺负,找花卷替他报仇,花卷遇见豆包误以为是馒头,将其揍了一顿回来,面条问:报仇了吗?花卷说:放心吧!屎都打出来了!
    • 2、重阳佳节九月九,愿您登高走一走,赏菊喝点酒。还有重阳糕,赛过粘豆包。生活从此步步高,幸福打今儿长久久。重阳快乐!
    • 3、如果说他手中真有玉玺,即便要交出来,最大的可能也是交给现今吴越的忠懿王钱弘叔,小豆包在道理上根本没办法说服对方。 
    • 4、杨忠杰在传统的戗面馒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豆包,也颇受喜欢。
    • 5、小狗挤在柳条编的大扁筐里,它们把下巴放在兄弟姐妹们的脊背上,像鲜黄带黑斑的黏豆包黏在了一起,黑斑是豆馅挤到了皮外面。
    • 6、年是孩童的鞭炮,年是鼓鼓的红包,年是返乡的车票,年是妈妈的怀抱,年是团圆的号角,年是祖母的豆包,年是滚烫的水饺,年是幸福的味道,年是一把杀猪刀。忘记烦恼,开怀大笑。新年。

    字义分解

    • 拼音dòu
    • 注音ㄉㄡ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KUF
    • 五行

    (1)(名)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有点像带高座的盘。

    (2)(名)(名)豆类植物的种子:绿~。

    (3)(名)形状像豆的东西:花生~。

    • 拼音bāo
    • 注音ㄅㄠ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NV
    • 五行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