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裎
拼音:tú chéng
注音:ㄊㄨˊ ㄔㄥˊ

徒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脚露体。

引证解释:

⒈ 赤脚露体。

《战国策·韩策一》:“山东之卒,披甲冒胄以会战,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
鲍彪注:“裎,裸也。”
《史记·张仪列传》引作“徒裼”。 司马贞索隐:“徒者,徒跣也。裼,袒也,谓袒而见肉也。”
严复《救亡决论》:“火器致人,十里而外;为时一分,一机炮可发数百弹,此断非徒裎奋呼、迎头痛击者所能决死而幸胜也。”

网络解释:

徒裎

  • tú chéng ㄊㄨˊ ㄔㄥˊ
  • 徒裎
  • 赤脚露体。《战国策·韩策一》:“山东之卒,披甲冒胄以会战, 秦 人捐甲徒裎以趋敌。” 鲍彪 注:“裎,裸也。”《史记·张仪列传》引作“徒裼”。 司马贞 索隐:“徒者,徒跣也。裼,袒也,谓袒而见肉也。” 严复 《救亡决论》:“火器致人,十里而外;为时一分,一机炮可发数百弹,此断非徒裎奋呼、迎头痛击者所能决死而幸胜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

    • 拼音chéng,chěng
    • 注音ㄔㄥˊ,ㄔ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UKG
    • 五行

    chéng

    1. 脱衣露体。

    2. 古代系玉佩的带子。

    chěng

    1. 古代一种对襟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