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阙
拼音:fàn què
注音:ㄈㄢˋ ㄑㄩㄝ

犯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举兵入犯朝廷。

引证解释:

⒈ 指举兵入犯朝廷。

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及羯胡犯闕,乘传遽以告。”
宋陆游《跋京本<家语>》:“李氏书,属靖康之变, 金人犯闕,散亡皆尽。”
清惜华《桃花源弹词》:“餘党举兵来犯闕,乘舆播荡众惊惶。”

国语词典:

兴兵入犯朝廷。

网络解释:

犯阙

  • 犯阙,汉语词汇。
  • 拼音:fàn què
  • 释义:指举兵入犯朝廷,
  • 出自《三国演义》
  • 字义分解

    • 拼音fàn
    • 注音ㄈ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TBN
    • 五行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

    • 拼音quē,què
    • 注音ㄑㄩㄝ,ㄑㄩㄝ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UBW
    • 五行

    quē

    1.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2. 过错:阙失。

    3. 姓。

    què

    1.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2.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4.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