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夷
拼音:niǎo yí
注音:ㄋ一ㄠˇ 一ˊ

鸟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海岛居民。先秦时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的居民。

引证解释:

⒈ 海岛居民。 先秦时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的居民。按,今本《书·禹贡》作“岛夷”。

《史记·五帝本纪》:“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 ……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汉书·地理志上》:“鸟夷皮服。”
颜师古注:“此东北之夷,搏取鸟兽,食其肉而衣其皮也。一説,居在海曲,被服容止皆象鸟也。”

国语词典:

我国东北偏远地区的居民,因取鸟兽之皮为衣而得名。

网络解释:

鸟夷

  • 【释义】海岛居民。先秦时指中国东部近海一带的居民。
  • 字义分解

    • 拼音niǎo
    • 注音ㄋ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YNG
    • 五行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