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竹
拼音:zhú zhú
注音:ㄓㄨˊ ㄓㄨˊ

烛竹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名。可代烛用,故名。又名丞相竹。

引证解释:

⒈ 竹名。可代烛用,故名。又名丞相竹。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烛竹》:“烛竹多产永安天子嶂,土人採以代烛。昔宋丞相文天祥屯军南岭,每生燃此竹,火光照人,今名丞相竹。”

网络解释:

烛竹

  • zhú zhú ㄓㄨˊ ㄓㄨˊ
  • 烛竹(烛竹)
  • 竹名。可代烛用,故名。又名丞相竹。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烛竹》:“烛竹多产 永安 天子嶂 ,土人采以代烛。昔 宋 丞相 文天祥 屯军 南岭 ,每生燃此竹,火光照人,今名丞相竹。”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OJY
    • 五行

    (1)(名)火炬。

    (2)(名)蜡烛:~光|~台|火~。

    (3)(动)〈书〉照亮;照见:火光~天|洞~其奸。

    (4)(量)俗称多少烛的电灯泡;指灯泡的瓦特数(并不是烛光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特的灯泡。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