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诡
拼音: | fú guǐ |
注音: | ㄈㄨˊ ㄍㄨㄟˇ |
浮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浮华怪异。 2.虚伪诡诈。
引证解释:
⒈ 浮华怪异。
引《宋书·律历志下》:“曲辩碎説,类多浮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辞人爱奇,言贵浮诡。”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一》:“从俗儒、俗吏风尚浮诡之餘,而悠悠于千载之上。”
⒉ 虚伪诡诈。
引《周书·卫剌王直传》:“直、高祖母弟,性浮诡,贪狠无赖。”
《旧唐书·李密传》:“而志怀翻覆,言行浮诡。”
网络解释:
浮诡
字义分解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浮
- 五笔IEBG
- 五行水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