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开文
拼音:hú kāi wén
注音:ㄏㄨˊ ㄎㄞ ㄨㄣˊ

胡开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清代制墨家。安徽休宁人。与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同为清代制墨四大家。初设店于休宁。1782年又设店于休宁附近之海阳镇、屯溪镇,由长子、次子主其事。后其裔孙又在芜湖、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开设分号。至清末胡氏墨已风行全国。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AK
  • 五行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