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叙法
拼音:dài xù fǎ
注音:ㄉㄞˋ ㄒㄨˋ ㄈㄚˇ

带叙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史传的一种方法。即其人不必立传,而在他人传内顺便略叙。

引证解释:

⒈ 史传的一种方法。即其人不必立传,而在他人传内顺便略叙。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宋齐书带叙法》:“《宋书》有带叙法,其人不必立传,而其事有附见于某人传内者,即于某人传内叙其履歷以毕之,而下文仍叙某人之事……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为立传,则其人又有事可传,有此带叙法,则既省多立传,又不没其人,此诚作史良法。”

网络解释:

带叙法

  • 【词语】:带叙法
  • 【释义】:史传的一种方法。即其人不必立传,而在他人传内顺便略叙。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TCY
    • 五行

    (1)(动)说;谈:~家常|闲言少~。

    (2)(动)记述:~事|~述。

    (3)(动)评议等级次第:~功|~奖。

    (4)(动)〈书〉同“

    (5)(动)

    (6)(动)

    (7)(动)。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