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想
拼音: | xū xiǎng |
注音: | ㄒㄨ ㄒ一ㄤˇ |
虚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悬念。 2.指想象或理想。
引证解释:
⒈ 犹悬念。
引晋皇甫谧《答辛旷书》:“闻服有素,委心无量。加昔州壤,通门旧仪。虚想之积,过於陵阜。”
《南史·王训传》:“初补国子生,问説师袁昂。昂曰:‘久籍高名,有劳虚想,乃观容止,若披云雾。’”
《隋书·张煚传》:“及高祖受禪,钦其德望,以书徵之曰:‘……仪同昔在周室,德业有闻,虽云致仕,犹克壮年。即宜入朝,用副虚想。’”
⒉ 指想象或理想。
引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北派崇实际,南派崇虚想。北派主力行,南派主无为。”
网络解释:
虚想
字义分解
- 拼音xū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虚
- 五笔HAOG
- 五行水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