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拼音:huáng shān
注音:ㄏㄨㄤˊ ㄕㄢ

黄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黄山Huáng Shān

(1) 中国名山,在安徽省东南部,主峰1841米,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为重要风景旅游胜地

Huangshan mountains

引证解释:

⒈ 汉宫名。 汉惠帝所建,在陕西省兴平县西南。

《文选·扬雄<羽猎赋>序》:“北绕黄山,滨渭而东,周袤数百里。”
李善注:“《汉书》曰:‘ 槐里有黄山之宫。’”
唐杜甫《洞房》诗:“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仇兆鳌注引晋灼曰:“黄山,宫名,在槐里。”
清钱谦益《偕河东君泛舟拂水瞻拜先茔感叹有赠》诗:“万里黄山在何许?清秋白露空嗟咨!”

⒉ 山名。传说中的山名。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

⒊ 山名。著名游览胜地。在安徽省黄山市,跨歙、黟、休宁等县。古名黟山,唐改今名。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尝合丹于此,故名。诸峰列峙,著者三十六,尤以天都、莲花二峰为最高。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絶”。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四湖九里松作煤, 彦衡力持不可,曰:‘松当用黄山所产,此平地松岂可用?’”
明徐渭《歙石砚铭》:“出歙西门,步长桥,望黄山羣峯插天如剑戟。”

⒋ 黄土之山;荒山。

清周亮工《书影》卷七:“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国语词典:

山脉名。位于安徽省歙县西北六十里,绵亘于浙省东南及赣东皖南,是青弋江的发源地。诸峰列峙,最著者有三十六峰,以光明顶、莲花峰、天都峰为三大主峰。最高峰 达六千五百尺以上。山上风景绝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合称「四绝」。是著名 的旅游胜地。

网络解释:

黄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1、黄山云海堪称天下奇观。
    • 2、登上黄山之巅,但见一派气象万千、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令人难以忘怀,留连忘返。
    • 3、这次旅程的终点是黄山
    • 4、对于黄山美景,我赞不绝口。
    • 5、黄山似乎比云彩还要高。
    • 6、他徒步登顶黄山,此处已是山穷水尽,他放眼望去一片尽善尽美之景。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