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huáng bù jiē
ㄑ一ㄥ ㄏㄨㄤˊ ㄅㄨˋ ㄐ一ㄝ
常用成语
QHBJ
主谓式成语
不;不能读作“bú”。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接;不能写作“结”。
成语意思
解释: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出处:
《元典章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语法:
青黄不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总算安然改业,否则也许还有一段青黄不接的失业时期。(邹韬奋《经历 英文教员》)
英语:
gap between two harvests
俄语:
не сводить концы с концáми
日语:
端境(はざかい)
其他:
<德>Versorgungsengpaβ zwischen zwei Ernten<法>période difficile à joindre les deux bouts
近义词:
反义词:
- 1、而今仿佛是站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路口。
- 2、旧社会农民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是最难熬的。
- 3、三个雨季已经过去,正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
- 4、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月,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简直是人间美味!
- 5、春夏之交的时候,那时候前一年的粮食基本上吃完但第二年的新粮尚未成熟入仓,所以就造成了青黄不接现象。
- 6、我们公司财务只是短暂的青黄不接,经营状况完全正常。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青
- 五笔GEF
- 五行金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青黄不接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