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书
拼音:shè shū
注音:ㄕㄜˋ ㄕㄨ

射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箭传送书信。

引证解释:

⒈ 用箭传送书信。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后二十餘年,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擢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 齐田单攻聊城,岁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乃自杀。”
清王士禛《茌平怀古》诗:“经过射书处,犹识鲁连村。”

网络解释:

射书

  • shè shū ㄕㄜˋ ㄕㄨ
  • 射书(射书)
  • 用箭传送书信。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后二十馀年, 燕 将攻下 聊城 , 聊城 人或谗之 燕 , 燕 将擢诛,因保守 聊城 ,不敢归。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馀,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将 ﹞乃自杀。” 清 王士禛 《茌平怀古》诗:“经过射书处,犹识 鲁连 村。”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ㄧㄝˋ,ㄧ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MDF
    • 五行

    shè

    1.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 有所指:暗射。影射。

    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1.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